【記者陳世旺報導】嬰幼兒滿三個月後聽力若有障礙,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何旭爵建議經過專業醫師診斷,可接受單側人工電子耳(或人工耳蝸)微創手術,避免以後語言和學習有障礙,健保自2017年7月開始給付,嘉惠重度聽障小朋友的家庭。
何旭爵醫師表示,使用微創合併殘存聽力保留的手術技術,不但傷口小(3公分),還因為妥善保留了殘存聽力,未來如果有更好更新的耳蝸植入科技出現,良好保留的內耳毛細胞可以確保未來接受新科技時的效果良好。
人工電子耳優於傳統助聽器
近年來,雙側植入人工電子耳也是相當熱門的研究課題,包括國內外研究及中山附醫人工電子耳中心的觀察顯示,雙側重度聽障的病患中,單側植入電子耳的語言及學習表現大幅優於傳統助聽器的患者。
雙側植入電子耳的患者,其語言及學習表現稍優於單側植入者,不過,噪音下的聽辯能力、聲音方向辨識力及高低頻辨識力則大幅優於單側植入者。
何旭爵醫師指出,人體正常耳蝸的總長度約31~33mm,越靠基底部的細胞接收的是越高頻率的聲音,越靠頂尖部則接收越低頻的聲音,如果希望植入之電子耳發揮最大效益,其頻率函括越完全越好,一如標準鋼琴有88鍵,從最左鍵的27赫茲一直到最右鍵的4100赫茲。
術後用親肌膠膜免換藥、免拆線
以往,對於小朋友的手術傷口的照顧,對醫護人員及家長都是壓力,換藥時要哄小孩配合;術後傷口也怕汗水或是洗澡;拆線的時候,家長要面對小朋友天崩地裂的哭鬧,醫師更要面臨小朋友拳打腳踢的風險。新一代的乾淨傷口敷料是由氰基丙烯酸(快乾膠)加上兩個常用於美妝產品的辛酯鏈所構成的親肌膠膜,兼具親和皮膚與快速形成傷口保護膜的特性,手術後不但不需換藥,更不須拆線,洗澡洗頭也完全沒困擾。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