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防制菸害,推廣無菸醫院績效斐然,今年再度榮獲國際金獎,為慶祝此榮耀,同時也為7月23日至25日開辦的「中山戒菸周」,7月23日上午10點由黃建寧總院長率同臨床各科部主任在汝川大樓一樓跳戒菸帶動操,希望大家重視戒菸的重要性。
全球無菸健康照護服務網絡舉辦的「全球無菸醫院國際金獎認證」,中山附醫繼2013年代表台灣勇奪無菸醫院國際金獎後,今年再度榮獲國際金獎肯定,顯示中山附醫在提升民眾健康、防制菸害的成效已為國際各大醫院的學習標竿。
黃建寧總院長:台灣每年27000人死於菸害
為表達醫院持續投入戒菸服務的決心,也與民眾分享醫院得獎的喜悅,黃建寧總院長【上圖左】率同臨床各科部主任召開記者會,並為「中山戒菸周」拉開序曲。「中山戒菸周」於7月23日至25日上午9點至12點於門診一樓大廳舉辦,主題為「中山戒菸幫 簡單又健康」。
黃建寧總院長表示,台灣每年約27,000 人死於菸害,35 歲以上可歸因於吸菸疾病之經濟成本,總計約1,441 億元,占全國GDP 之1.06%。因此如何提供有效戒菸服務,以減少吸菸所導致對國人的健康危害,是中山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與社會責任
打造專業戒菸團隊跨科總動員
為提升戒菸效益,中山全院上下一同動員,整合心臟、胸腔、腎臟、新陳代謝、腫瘤內科、外科、精神科和家醫等臨床科別,並結合衛教諮商、營養照護、運動介入等專業,打造跨專業戒菸團隊,期許提供全國最優質的戒菸服務。
吸菸容易引起心肌梗賽
內科部詹貴川主任說明,吸菸是心肌梗塞的重要危險因子,女性受到的菸害的危害更大,是不吸菸者的3.6倍。尤其近年來觀察到許多年輕人得到心肌梗塞,本身也沒有高血壓或三高的問題,究其原因,就是吸菸所導致。因此今年以來,我們推動心臟科病人全面戒菸,尤其是接受心導管治療及住院的病人,我們個管師及醫師會主動協助戒菸,以維護病人的健康及治療成效,這樣的措施也讓本院心臟科獲得學會的認證及獎項。
戒菸可改善肺功能
胸腔科吳子卿主任指出,吸菸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約50% 的老年吸菸者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而有75% 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為吸菸者或是曾經吸菸。自己的病人戒菸後,肺功能明顯得到改善,咳嗽減少,自己感覺也較有體力,甚至用藥量都可減少。
圖說:中山附醫黃建寧總院長率同各科主任打造跨科領域戒菸總動員
腫瘤內科吳銘芳主任:台灣每20 分鐘就有1 人死於菸害,其中癌症居首位占50%。吸菸者,與未曾吸菸者相比,因肺癌而死亡者高達25倍。
家庭醫學部顏啟華主任強調,中山附醫戒菸成效之所以成績卓越,主要靠的是EBM三原則。對戒菸民眾提供EBM,E是指exercise運動,B是Behavior行為改變,M代表Medicine藥物。對醫護人員而言,同樣要求EBM,但E代表Evidence證據,B代表Back up支持,M代表Multidisciplinary跨專業合作;強調以跨專業的團隊模式,在戒菸期間給予民眾必要的心理及藥物支持,並提供民眾循證最具效益的戒菸方式。
戒菸成功案例分享
顏啟華主任提及過往透過這些原則,已經幫助超過數以千計的民眾成功戒菸。有位26歲的檳榔西施,每天吸菸約1包,有感於自己皮膚逐漸變差,決定要戒菸,但是因為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屢戒屢敗。後來找上中山戒菸團隊協助,在醫師開立藥物輔助下,並請衛教師教導其拒絕敬菸的技巧後,三個月成功戒菸。
另一位40歲的林先生抽菸15年,每天超過5包,兩年前因同樣吸菸的父親罹患肺癌末期,下定決心戒菸,一開始靠意志力戒菸非常痛苦,後來到戒菸門診接受8週治療,不但精神變好,頭痛、手麻、睡眠等問題都不藥而癒,覺得戒菸簡單又健康。林先生至今戒菸已2年不再抽菸,日前還在FB分享對於父親的感念與對戒菸團隊的感謝。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