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今年6月中旬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癌症(惡性腫瘤)仍然位居榜首,蟬聯38年國人死因的第一名,然而癌症診斷、治療方式日新月異,台中榮總透過癌症登錄 ,提供精準快速建立資料庫,對癌症治療有更精確的治療策略。
58歲陳先生於大腸直腸癌手術後,淋巴結內有小於0.1mm的腫瘤,主治醫師以病人安全為考量,謹慎與癌登人員討論並再次確認分期,病人對於仍舊有少數的癌細胞在身體內非常的焦慮,視為復發高危險族群,對於化學治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又心存害怕,擔心無法參加即將到來的女兒婚禮,經過和醫療團隊的討論後,採用口服的化學藥物治療,並積極的回院追蹤。
經過了數年病人現在健康穩定,未有復發的情形,在這個案分享中癌登人員發揮專才,協助臨床更確認期別,作為治療指引的參考,讓病人在安全治療下,更安心及放心,這不僅是病人福音,對癌登人員的專業肯定也令人振奮。
【癌症登記】透過電子病歷更精準快速
【癌症登記】字面上的意義係根據癌症個案的各項特質,從性別、年齡、居住地、癌症部位、治療方式、復發型態..等等,進行有系統且持續性的收集與登錄,除了全方位的癌症登記資訊系統外,尚需醫師詳實記載病歷紀錄,癌登人員正確無誤的摘錄,和臨床資料的複核及登錄,才能成就完整資料庫的建立,發揮其臨床價值及研究發表,使研究結果能對人類的健康有更精確的治療策略。
中榮癌登系統草創時,病歷調閱、轉錄、審核..等全部依賴人工作業,耗時又耗工,而癌症期別的判定及規範,一本超過10公分以上厚度的原文書,挑戰癌登人員的專業及培訓,但秉持著不斷檢討,精準再精準的宗旨理念,如何減少登錄錯誤?如何減少人員的工作量?如何有效利用電子病歷整合資料?如何提升資料庫正確性?如何及時確認資料內容?種種精益求精的改革,造就臺中榮總癌症登記系統不斷的率先及創新。
癌登人員直接參與癌症多專科聯合討論會議,第一時間確認疑問,共同商討診斷期別,提早確定並保障病人治療方向,大幅提升癌登資料庫的正確性及應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