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101歲人瑞呼吸困難接受新型左束支起搏節律器救回一命

【記者陳世旺報導】101歲阿嬤因突發呼吸困難,由家人送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室就診,至急診室時心跳每分鐘只剩47下,心電圖顯示為完全房室傳導阻斷,胸部X光出現肺水腫情形,病況危急,轉至心臟科加護病房,接受90分鐘新型左束支起搏節律器置入手術,術後隔天即可下床並轉至普通病房,心臟無力與呼吸困難情形獲得大幅的改善。

    主治醫師吳宏彬表示,完全房室傳導阻斷為臨床相當危險的心律不整,病人可能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暈倒甚至猝死等急症,常見原因為心臟負責中繼傳導的房室結因為退化、藥物、心肌梗塞、發炎或心肌病變等病因造成傳導中斷的情形。

    完全房室傳導阻斷造成呼吸困難,主要治療方式為永久心臟節律器手術治療,但因為臨床病因與年齡退化相關,故常好發於高齡體弱的老人家,病患及家屬常因開刀風險困擾不已,因此手術前詳細的評估,醫病之間密切溝通是不可或缺的。

    吳宏彬醫師【上圖右】考量到101歲阿嬤【上圖左】術後會完全倚賴節律器跳動,決定幫病人採用新型左束支起搏節律器治療。傳統節律器為右心室起搏治療,會造成主要負責心臟輸出的左心室不對稱收縮,少部份病人心輸出量會逐步下降,嚴重者出現心臟衰竭症狀,需再次接受手術增加左心室導線升級成心臟再同步化節律器治療。

    新型左束支起搏利用新型導線深入心室中膈至傳導系統左束支處,藉由患者原本的傳導系統同時起搏左右心室,達到接近正常生理傳導心室收縮,可降低因節律器造成心臟衰竭的風險並保有較佳的心輸出量。

  中國附醫自西元2019年7月引進新型生理性起搏導線,迄今已有希氏束起搏及左束支起搏合計超過150例的經驗。新型左束支起搏節律器雖改良部份傳統節律器的缺點,但並非適用於每位病人需求,建議民眾可與醫師討論,依病人病況需求選擇最佳相對應節律器治療。

楊楊善採訪顓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