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統計,2020年台灣平均結婚年齡,男的32.3歲,女生30.3歲,雙雙突破生育良娠30歲大關[1]!中華民國不孕症基金會董事長李茂盛憂心表示,晚婚會錯過最佳妊娠(懷孕)吉時,等到年紀大想求子,恐怕卵子老化,生下唐氏症等不健康嬰兒風險較高,甚至落入無「產」階級的機率更高,早生貴子是良娠及時最佳寫照。
圖說:中華民國不孕症基金會董事長李茂盛醫師【右】茂盛醫院執行長李俊逸醫師【右二】網紅「流氓夫妻」顆顆媽媽【中】高齡產婦謝太太【左二】分享求子歷程
孕前「五查三早」讓好孕及早報到!
茂盛醫院執行長李俊逸醫師則鼓勵有結婚生子計劃的民眾最好趕在30歲前完成,以保有最佳生育力;若已成大齡的備孕夫妻應儘早到全省93家生殖醫學中心進行「孕前五項檢查」,確認精蟲品質、卵巢、子宮、荷爾蒙與黃體…等功能,若是檢查結果不佳,則應立即找專業生殖醫學中心來治療不孕。
李俊逸醫師強調,生育能力的檢查男女一樣重要,若夫妻雙方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就應一同至生殖機構進行「孕前五查」,包括【1】家族史檢查、【2】男性精液精蟲檢查(如精蟲穿透力分析)、【3】女性卵巢功能檢查(如AMH檢測)、【4】卵管攝影、【5】荷爾蒙及黃體功能檢查等。
想求【生】,【卵】實力是關鍵。女性生育能力自31歲開始退步,產前檢查並積極求生很重要。三早是【1】及早掌握到不孕可能性,【2】儘早尋求生殖機構協助,【3】可早享人工生殖補助擴大方案,把握「五查三早」讓好孕及早報到!
人工生殖懷孕率及活產率自35歲後急速下降
李俊逸醫師指出,掌握良『娠』時機的另一層意義為可以有較平順的懷孕與生產過程,由於生產年齡超過35歲即為高齡產婦3,生理條件變差,也較難承擔懷孕後的生理變化,孕期及分娩的危險性也隨之提高,且早產風險相較25-30歲生產者更增加51%[2],除外,早生懷孕成功率也相對較高,小孩出生後夫妻兩人也有較多體力與可以照顧,強烈建議想生趁早。
夫妻未避孕的性行為一年內沒懷孕即為不孕
根據WHO對於不孕的定義[3],若夫妻有規律未避孕的性行為,在一年內無法懷孕即為不孕。而35歲以上定義更嚴格,半年內無法懷孕,便視為不孕。李茂盛醫師指出不孕症的危險因子,卵巢因素最多占34%,期此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病史、生殖系統先天疾病、性功能障礙等,亦屬不孕症。對此,李茂盛醫師也鄭重強調,「不孕不代表完全不能懷孕,而是『不容易』懷孕」,及早運用醫學技術了解男女不孕原因,經人工生殖機構專業團隊協助,幫助提高懷孕率,仍有機會能一圓家庭夢。但若能早婚早生,就能事半功倍!
李俊逸醫師:年齡是求「生」成功關鍵!25至30歲[4]是【良娠】
最佳良「娠」時機與年齡大有關係!李茂盛醫師表示,以女性來說,最適合懷孕年齡為25至30歲[5],但現代男女普遍晚婚,平均結婚年齡皆逾30歲,而女性30歲後的平均卵子數量已不到巔峰時期的5%,且排卵數量會逐年降低,「卵」實力恐成求生阻礙之一[6];此外,男性也可能因為生活壓力大、環境賀爾蒙等影響精蟲品質,即使性功能正常,但精子品質或數量也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大齡生育能力急速弱化是夫妻雙方要一起面臨的問題。
李俊逸醫師說明,年齡愈大,自然受孕的機會愈小,就算進行人工生殖治療,據國健署最新人工生殖報告統計,超過七成年齡已逾35歲[7],即便進行人工生殖療程,懷孕率及活產率仍自35歲後急遽下滑至低於四成,且無論植入新鮮或冷凍胚胎活產率亦隨年紀增加而下跌,「年齡」顯然是求「生」成功的關鍵。李俊逸醫師強調,「生理機能不可逆,一旦年過30,最好立即不拖延時間開始求子計畫,即是掌握自我最佳良『娠』時機
政府今年7月推出人工生殖補助政策
因台灣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8],因應少子化衝擊,國健署在2021年7月推出新人工生殖補助政策,做試管療程最高可獲40萬元補助,以幫助有意願生育的夫婦。
治療不孕症專家茂盛醫院執行長李俊逸醫師呼籲:想求子,早婚早生是關鍵,若能早點採取「五查三早」的行動,就可掌握良娠時機,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無產階級變有產階級成功個案分享
網紅「流氓夫妻」媽媽顆顆表示,她26歲結婚後即展開做人計畫,歷經五年求子計畫,求助中醫和做不孕症療程都無效,在臉書分享求子艱辛歷程,所幸茂盛醫院獲悉她的艱辛心路歷程,主動約她來諮詢,茂盛醫院醫師和先進生殖技術,終於在31歲時迎來好『孕』,順利生產,讓她成功得子。
晚婚的婦女謝太太也分享,婚後沒有計畫節育生產,因為和老公想先拚經濟,就順其自然,直到35歲才意識到自己已成高齡產婦,錯過良娠時機,不易受孕,因而尋求茂盛醫院,選擇成功率較高的試管療程並且順利產下龍鳳胎。
但高齡生子大不易,謝太太孕程後期不幸發生子癲前症,緊急送醫後,醫師評估須立即進行剖腹以保住胎兒,當時胎兒尚未足月僅36週屬早產,雖然手術後產下一對雙胞胎,不過也讓謝太太深刻體會到高齡產婦『險』象還『生』,回想起生產時面臨生死交關仍心有餘悸,感嘆如果更早開始求子計畫,或許孕程折磨會少許多,也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