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腸道微生物菌相基因檢測新發現!疾病警訊守門員

【記者陳世旺報導】醫療科技不斷創新,基因檢測隨著資料庫數量增加,檢測方式又有新發現,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準醫學中心副院長張建國利用腸道菌相基因檢測發現,腸道微生物相若生態失衡可能引發各種疾病。基因檢測是「精準醫學」服務,每個人的基因體差異、生活型態及所在的環境變化,對患者提供客製化的精準診斷及治療,可避免醫療過程造成延誤及副作用,為民眾提供更好的醫療品質。  533647

   最近10年來,中國附醫具備的核心技術,如基因體定序及生物資訊分析系統,購置多台定序設備及生物資訊團隊,可以執行各種癌症,困難診斷疾病及微生物的基因體檢驗分析,並保證定序報告的品質及病人隱私。同時具備多款定序儀,能夠根據樣本使用適合的定序儀並及時給予臨床報告。

   精準醫學中心提供癌症基因檢測、母血胎兒染色體檢測NIPS、腸道菌相檢測等服務、液態切片檢測、全基因體定序、免疫體檢測、標靶治療相關基因檢測等,共15大項,包含超過130個細項,可客製化檢測,做精準醫療,隨著醫技進步,檢查結果會更精準,費用也會越來越便宜,將來人一出生,就會做基因體定序,做以後治療疾病的參考。

擁有健康腸道 才有彩色人生

     張建國教授指出,醫學最新發現人體微生物相是細胞量的10倍之多,微生物相生態失調,就會產生疾病。尤其腸道菌相對健康影響重大,不只影響腸道功能,更會影響各種疾病,如大腦神經退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自體免疫疾病及癌症等等。

   病人在被診斷高血脂症後檢測腸道菌相,發現與一年前相比,大腸癌及發炎相關的腸道菌明顯增加,可當成疾病的警訊;張建國教授指出,藉由腸道菌相的檢測,可評估各種疾病的風險,達到精準預防及預測。

   張建國副院長舉例,有病人原本動脈粥狀硬化及肝硬化相關腸道菌超標,經過營養諮詢調整飲食後,腸道菌恢復標準範圍。

基因檢測不斷創新:液態切片檢測安全快速

除了腸道菌相,基因檢測在癌症的診斷與治療也有很大的幫助。一名乳癌病人在手術治療後兩年發現癌症復發且轉移,利用液態切片追蹤治療效果,在療程結束後再次檢測發現致病性突變消失,後續也可用液態切片持續追蹤。

其他如遺傳疾病、利用母體血液做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安全快速,新療法新發現,節省社會醫療資源浪費,也減少對病患的療程無謂的治療和副作用。

824850

圖說:利用口腔唾液黏膜做靜脈血栓基因檢測安全快速

【台灣醫療新科技展】即將展開,中國附醫11月10日健康新體驗,率先利用棉花棒做口腔細胞採集,免抽血,從口中唾液黏膜萃取DNA,利用儀器做基因分析定型檢測,對隱形殺手靜脈血栓基因檢測,分析血栓的風險率。 未來精準醫學將會與每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中國醫附醫精準醫學中心也會致力於發展更多的基因檢測項目,改善民眾的醫療品質。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