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43歲楊先生,鼻塞多年影響生活品質,近來出現頭痛、嗅覺降低、打鼾聲增加,另一半以為有呼吸中止症,造成壓力和影響睡眠品質。在使用藥物及鼻噴劑無效後,經介紹來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求診,經過耳鼻喉科黃承楨醫師做鼻咽內視鏡檢查後,發現雙側下鼻甲肥大,確認為肥厚性鼻炎,接受360度下鼻甲微創螺旋刀手術,術後鼻子通暢,改善頭痛和打鼾聲。
圖說:中山附醫耳鼻喉科黃承楨醫師【右】與遠從台南來治療肥厚性鼻炎的楊先生合影
中山附醫耳鼻喉科黃承楨醫師表示,360度下鼻甲微創螺旋刀手術,利用 2.9mm口徑下鼻甲微創刀,將肥大鼻肉組織精準清除,移除範圍為下鼻甲內側最肥厚的靜脈竇,保留呼吸上皮及腺體組織。呼吸上皮具有纖毛功能,能加濕加溫空氣,維持呼吸道濕潤。除了可以完整保留鼻黏膜及纖毛功能外,復發機會低,術後疼痛感輕微,傷口出血量也少,是目前治療下鼻甲主流的手術方式。手術時間約30分鐘,患者可選擇門診或是住院手術。
肥厚性鼻炎發生原因
黃承楨醫師指出,鼻腔下鼻甲,就是照鏡子時,可以看到在鼻腔左右各一球型的粉紅色組織。下鼻甲結構可分為3部分,黏膜呼吸上皮,黏膜固有層及骨頭。黏膜固有層包含腺體組織及靜脈竇。下鼻甲肥大常見原因為後天刺激造成,例如接觸過敏原、PM2.5、香菸等等,造成腺體組織及靜脈竇大量增多及增厚。一般藥物治療以類固醇噴劑、抗組織胺、血管收縮劑為主。臨床上,局部血管收縮劑因為使用超過3天會造成藥物性鼻炎,故不建議長期使用,常常在門診遇到病人,提到越噴越塞的藥物,大多屬於此類。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患者,表示黏膜固有層已經發炎嚴重,造成組織纖維化,此時就必須以外科方法處理。
微創螺旋刀手術流血量少、快速安全、無後遺遺症
常見下鼻甲手術方式可分為三種,分別為傳統鼻甲切除手術,電波射頻手術及微創螺旋刀手術。傳統切除手術因為傷口大、疼痛感強烈及術後出血量多,現今已少施作。
電波射頻手術射頻因燒灼鼻黏膜組織,故容易形成術後結痂、黏膜纖維化及術後鼻腔異味,且容易復發,因此也較少使用。
360度下鼻甲微創螺旋刀手術,利用 拋棄式下鼻甲微創刀片,將肥大鼻肉組織精準清除,可以完整保留鼻黏膜及纖毛功能外,復發機會低,術後疼痛感輕微,傷口出血量也少,是目前治療肥厚性鼻炎的主流手術方式。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