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貴州行腳系列報導之六 梵淨山上承恩寺 貴州朝聖第一首選

〈記者張明珠/貴州採訪報導〉梵淨山,只看名字就知道此山與佛教有著甚深的淵源。

作為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梵淨山與文殊菩薩道場五台山、普賢菩薩道場峨眉山、觀音菩薩道場普陀山、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齊名。梵淨山佛教自唐宋開始傳入,由周邊向中心地區推進發展,至明萬曆年間達到鼎盛,承恩、天慶、朝天、天林、天池等寺院皆獲皇帝敕封。歷史上,梵淨山高僧雲集,如妙玄、明然、深持、隆參等曾駐錫於此。民間佛教信仰更是普及流行,紅綾上敬,香火綿延至今。然而這片梵天淨土卻命運多舛,累遭戰火兵燹,承恩寺累毀累建,佛事時衰時興,令人扼腕於佛運之厄,更感嘆於精神彌堅。而今重逢盛世,梵淨佛法喜迎中興。

梵淨山金頂附近寺廟群,各個歷史時期的名稱和基址雖有所不同,但金頂寺院歷來是一寺主管,各殿均為其一組成部分。寺廟建築遺址及相關碑碣摩崖、路橋井池等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梵淨山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紅雲金頂又稱新金頂,是梵淨第一奇景,峰體雄渾高昂一柱擎天,峰頂海拔2336米,可360度俯覽梵淨壯麗風景雲海佛光層巒疊嶂,峰頂提供釋迦牟尼佛宇彌勒佛,老金頂俗稱月鏡山,海拔2493米,常年雲霧裊繞,風雲變幻。峰頂有燃燈殿供奉定光如來燃燈古佛,代表著這個世界的前世。

九皇洞洞口有古碑記載:九龍封九皇,金頂對鳳凰。又傳為九皇娘娘發願修行之地。其實為古辟支佛遺跡,是苦修僧人之居所。先供奉有九皇娘娘和送子觀音,自古為百姓祈願求子之願窟。

觀音洞位於金頂半山腰,非常險峻,在絕壁上鑿一石穴,與前面的凹陷處相連,形成面積二十平米左右的懸空石屋,供奉黑面觀音菩薩像。傳說此殿觀音菩薩非常靈應,朝山者莫不頂禮拜之。

責任編輯 張明珠 TEL:0911-857897 (04)23722886

網路社區報:www.u369.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