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卵子細胞質移植提高受孕率!李茂盛技術獨步全球!

【記者陳世旺報導】台灣的晚婚現象讓高齡婦女懷孕率降低,不孕症比率七對夫妻就有一對,李茂盛醫院有領先全球的【卵子細胞質移植技術】,針對歷經多次失敗的試管嬰兒療程,可提高懷孕機會,可是這種三方基因試管嬰兒技術,在台灣是被認定不合法的,相較於英國在2015年已經立法開放,政府當局應該正視此技術,加速推動立法,來圓很多人渴望傳宗接代的夢。

    生殖醫學泰斗李茂盛教授指出,2015年英國修法開放「三親試管嬰兒」技術(或稱三方基因試管嬰兒技術),使用粒線體捐贈與置換治療帶有粒線體疾病之夫妻,2016年美國華裔科學家張進團隊,隨即報導以該技術協助帶有罕見粒線體疾病「萊氏症」的婦女成功產下一名健康男嬰,成為世界首例                       

              卵子細胞質移植台灣率先國際

    然而在台灣,茂盛醫院早在1999年即研發與應用「三親試管嬰兒」技術,協助重複性著床失敗及疑似粒線體功能失常的不孕症患者成功產下健康寶寶,並將此結果發表於世界聞名的國際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此為美國不孕期刊排名第一名之期刊)。可是當時被我國政府裁罰,讓此技術潛伏,因為英國已立法開放此技術,此議題再度被醫界提出討論。

    當年接受李茂盛醫師卵子細胞質移植的二位媽媽,感謝李醫師讓他們能傳宗接代

李茂盛醫師1999年就有此先進的技術,他希望政府加速立法合法化,他也樂意將此技術薪傳給國內醫學界,為社會盡點力。經過李茂盛醫師醫療團隊研究分析追蹤,不孕症患者均經歷多次失敗的試管嬰兒療程(5–20次),經醫療團隊審慎評估後推測可能是卵子中粒線體功能異常而導致不良胚胎品質,因此建議病患接受粒線體移植治療。使用創新性的「卵子細胞質移植技術」,自年輕婦女( < 30歲) 的卵子取得約5%的細胞質,再將該細胞質內正常的粒線體移植至重複性著床失敗患者的卵子內,於接受此療程的9名患者中有4位成功建立懷孕且順利產子,而五位寶寶均活產並具正常的染色體,此5位孩子目前追蹤都相當健康良好。

                                   粒腺體功能不良讓她受苦29次人工生殖療程!如今女兒上大學

今年60歲的太太懷著感恩心來報答李茂盛醫師,她在23歲時即開始進行不孕症治療,歷經20年不孕,於他院做了18次試管嬰兒療程及3次人工受孕失敗,在李茂盛醫院做了10次試管療程,前後共接受人工生殖技術29次, 茂盛醫院團隊認為可能是粒腺體功能不良,因此決定用細胞質轉植技術(內含粒線體)來克服,植入了3個胚胎終於成功懷孕,當時年齡已經42歲,之後生了體重達2875公克的健康三親試管嬰兒,小孩目前小孩已經快20歲,迄今並無粒線體相關疾病及後遺症。

今年53歲婦人,28歲開始治療不孕症,不孕達10年,於他院做了3次試管嬰兒療程,在李茂盛醫院接受5次試管嬰兒療程,總共經歷8次試管嬰兒療程,在第4次失敗後,茂盛醫院團隊認為可能是粒腺體功能不良,因此決定用細胞質轉植技術(內含粒線體)克服,所以順利懷孕並生下重達3150公克的健康小男嬰,目前男嬰已18歲了,同樣無粒線體相關疾病及後遺症。

           李茂盛醫師:現在粒線體移植技術成熟

   李茂盛醫師回想起來,「三親試管嬰兒」技術在當時因粒線體疾病的檢查尚未如現今發達,無法精確地排除異常的粒線體捐贈者而引發疑慮。然而,現今生物科技與分子生物學蓬勃發展,藉由醫師的詳細問診與粒線體基因定序技術可望大幅降低粒線體移植的風險。

        捐卵可!為何卵子細胞質轉植不可?政府該正視推動

    由案例分享,表示多次經歷試管嬰兒重覆失敗的個案,可能是粒線體功能不良,可以透過細胞質轉植技術(內含粒線體)成功誕生健康的小孩,在少子化的現代醫療,更能積極解決不孕症的問題,讓希望有小孩的不孕症夫妻能得償如願,透過檢查、問診得知是否有粒線體的遺傳疾病或病史,可排除受贈卵子是否有粒線體遺傳疾病,而讓多次接受試管嬰兒重覆失敗的患者重現生機。目前英國已立法開放此項技術,而美國醫師也有相關成功案例發表,所以期待政府能跟進開放。因其與捐卵子無異,為何此技術會被排除?在以病人為中心及少子化的情形之下,我國不應再用既往沉重且過高的倫理道德去束縛,如此才能讓有粒線體功能異常的患者在求子路上得償宿願好孕來。

 揚善採訪專線0980-65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