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林書卉要將瑜伽、經絡、氣功打造健康鐵三角

【記者陳世旺報導】瑜伽是印度古文明流傳千年的修身養性修練方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將瑜伽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正確的體位律動,調整呼吸,靜坐冥想,確實能達到身、心、靈的健康,瑜伽老師林書卉將禪修和經絡融入瑜伽教學,提升瑜伽被認知的層次,期望學員能悟出內心的自我,以開朗、達觀、健康、感恩的心,看見真正生命的美好。

           瑜伽將身、心、靈結合成健康人生

16歲開始接觸瑜伽,23歲全心投入專職瑜伽教學,迄今已經有教學25年的經驗。林書卉認為瑜伽主要是修身養心方法,包括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可以達到身心的合一。隨著歲月增長,對深邃的瑜伽體悟更深,歷經聖者喜馬拉雅傳承的拉瑪尊者的法脈繼承人【吠陀 帕若提尊者】開導,學習勝王瑜伽的禪修基礎,頓悟!讓林書卉對瑜伽智慧有更高層次的認識,體會出真正的瑜伽不單是美容、塑身、肌肉放鬆、追求身體健康的動作而已,而是要透過作瑜伽肢體律動過程,將身、心、靈鏈結,培養出內心覺察能力,用愛心、感恩心讓生命充滿喜悅,永不厭倦,達到逆來順受,用同理心與慈悲心來架構健康的人生。

          瑜伽結合氣功,經絡可打造健康鐵三角

林書卉老師認為生命中常會有貴人出現,民國92年機緣認識台灣十四經絡推廣學會創會長潘隆森醫師,潘隆森在中國醫藥大學教針灸學,曾是外婦科西醫師,精通人體穴位經絡。中國醫藥大學針灸門診入口處的針灸銅人是他親身監製的,也出版很多有關穴道、經絡的實用養生書。林書卉認為在瑜伽教學道路上,師承【吠陀帕若提尊者】,增長不少智慧;巧遇潘隆森醫師,可能是上天安排,她誠心誠意拜師學藝,錄音、死背,全神貫注學習,把經絡學得透徹,如今運用在瑜伽教學課程,確實是相得益彰。

圖說:瑜伽老師林書卉【圖右】獲得經絡專家潘隆森中西醫師【中】、氣功大師陳文福教授【左】二人首肯,將全力支持林書卉瑜伽創新教學課程。

林書卉認為:瑜伽、氣功與符合醫理的經絡,三合一,功能互補,可打造成健康鐵三角,融會貫通,把佈滿人體的氣流正常,更能嘉惠眾人健康,心靈平和,延年益壽,。更能融入日常保健,健康自我管理,調整身體,調整呼吸,調整心靈,這些技術都有相乘效果,喚醒人本來的自然力量,改善氣流的不通暢,再藉由瑜伽自我覺察,連精神或身體不端正與有關人生想法,生活態度都能正面的改變。

 

               避免運動傷害!適可而止

曾是媒體工作者的林書卉,在廣播界主持多年的瑜伽推廣節目,報紙醫療保健瑜伽專欄作家,電視台瑜伽節目示範老師,也在多所機關、學校教學推廣瑜伽,經驗得知,不當姿勢、過度拉筋,造成運動傷害機率很高。

林書卉建議民眾,瑜伽雖是訓練身體的柔軟度與肌力的延展,看錄影帶或是節目示範,簡單的基礎動作可以嘗試跟著做,但是絕對不能勉強,練習瑜伽是肌肉群的伸展運動,一定要「適可而止」,有些動作是有訣竅、有小細節,最好請教專業人員,避免肌腱韌帶拉傷,尤其腰椎脊椎滑脫、膝蓋關節囊組織受損等

                 學習瑜伽應注意事項

學瑜伽利多於弊,很多動作都是身體的極致伸展,雖然溫柔緩和不很激烈,但是絕對要當心,不要強求到極致,避免運動傷害,瑜伽是個人內在深層的感受,每個人的領悟都不相同。林書卉強調瑜伽改變的不只是身體層面,還有生活型態與思考。

接觸瑜伽達三十多年的體悟,做事情通常都會比較謹言慎行,林書卉建議初學者,有骨質疏鬆、骨折癒後不久、懷孕、心血管疾病、脊椎滑脫症、椎間盤突出等等症狀者,都要誠信跟瑜伽指導者事先溝通,防範運動風險,才能達到身心靈都健康的目標。

林書卉瑜伽諮詢電話:04-23178787